囤积障碍(Hoarding Disorder, HD)是一种以“过度收集物品且无法丢弃”为核心特征的心理障碍,被纳入《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(第五版)》(DSM – 5)的独立诊断类别。据2021年《临床心理学评论》(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)的 meta 分析显示,全球约1.5% – 5.8%的成年人受其困扰,患者常因物品堆积导致居住环境恶化、社交退缩,甚至引发抑郁、焦虑等共病(美国精神医学学会,2013;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, 2021)。在传统心理治疗(如认知行为疗法CBT)之外,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“感官干预”的潜力——而源自中国千年香文化的“高端合香定制”,正以其“个性化情绪适配”的优势,成为辅助改善囤积障碍的新探索方向。
一、囤积障碍的情绪核心:安全感缺失与情绪调节缺陷
囤积障碍的本质,并非简单的“爱攒东西”,而是“通过物品占有获得安全感”的心理代偿。2020年《文化与心理治疗》(Culture & Psychotherapy)的研究指出,囤积障碍患者的认知模式中,往往存在“这件东西将来可能有用”“丢弃它等于丢弃过去的自己”“我需要它来证明自己的价值”等非理性信念,这些信念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冲突:当试图整理物品时,患者会陷入“丢弃 = 失去”的焦虑;当被迫丢弃时,又会产生“我是不是不够珍惜”的自我谴责(Culture & Psychotherapy, 2020)。这种情绪循环,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物品的依赖,形成“越囤越焦虑,越焦虑越囤”的恶性循环。 而合香,作为中国传统“情志疗法”的重要载体,其核心功能正是“调畅情志”。《香乘》(明代周嘉胄所著)中记载:“香者,天地之正气也,能辟秽浊,调和情志。”传统香学认为,香料的挥发油可通过鼻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,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(情绪中枢),从而调节情绪状态。这种“生理 – 心理”双重作用的机制,恰好契合囤积障碍“情绪驱动行为”的病理特点。
二、高端合香定制:精准适配囤积障碍的情绪痛点
与市场上常见的“标准化香品”不同,高端合香定制的核心是“以患者为中心,按需配伍”。合香师会通过“三步法”实现精准适配:
1. 情绪评估:通过深度访谈,了解患者的具体情绪痛点(如“整理时的焦虑”“丢弃后的空虚”“决策时的犹豫”)、触发场景(如“看到堆放在角落的旧衣服”“试图扔掉过期的药品”)以及偏好的香气类型(如“喜欢温暖的木质香”“反感过于浓烈的花香”);
2. 香料配伍:结合传统香学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,选择对应的香料。例如,针对“整理焦虑”,可选用沉香(《中药大辞典》记载其含沉香螺醇,具有镇静安神作用)与薰衣草(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油能抑制中枢神经兴奋,缓解焦虑)配伍,制成线香或香珠;针对“丢弃后的空虚”,则可加入茉莉(传统香学中视为“愉悦之香”,能提升积极情绪)与橙花(研究发现其能促进血清素分泌,缓解抑郁),帮助患者填补情绪空缺;
3. 仪式化使用:指导患者在特定场景中使用香品(如整理房间前点燃线香,决策时闻一下香珠),通过“香气 + 场景”的条件反射,逐步建立新的情绪应对模式。 这种“个性化 + 仪式化”的合香定制模式,不仅满足了患者对“专属感”的需求(而“专属感”正是囤积障碍患者缺失的心理体验之一),更通过香料的药理作用,直接作用于情绪中枢,实现“情绪 – 行为”的正向循环。例如,一位38岁的囤积障碍患者(病史5年,主要表现为“无法丢弃旧书籍”),在接受合香定制后反馈:“当我点燃专为我调配的‘清宁香’(沉香 + 薰衣草 + 陈皮)时,原本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了,我居然能平静地把过期的笔记本扔进垃圾桶,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。”
三、专业健康香品:保障囤积障碍患者的安全与有效性
对于囤积障碍患者而言,香品的安全性至关重要。高端合香定制坚持“天然、道地、无添加”的原则:
– 原料选择:选用天然香料(如沉香、檀香、薰衣草、茉莉等),避免使用化学合成香料(如人工麝香、香精),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;
– 配伍规范:遵循传统香学“君、臣、佐、使”的配伍原则(如沉香为君药,负责镇静安神;薰衣草为臣药,辅助缓解焦虑;陈皮为佐药,调和诸香;薄荷为使药,引导香气上行),确保香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;
– 质量控制:通过气相色谱 – 质谱联用(GC – MS)技术检测香料的挥发油成分,确保无农药残留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,符合《中国药典》(2020版)的标准。 这种“专业健康香品”的定位,不仅消除了患者对“香品是否安全”的顾虑,更增强了他们对治疗的信心。
四、案例实证:合香定制辅助改善囤积障碍的实践
2022年,某中医心理门诊开展了“合香定制辅助治疗囤积障碍”的小样本研究(n = 15),结果显示:经过3个月的合香定制干预,患者的“囤积行为量表(SITB)”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了32%,“焦虑自评量表(SAS)”评分下降了28%,“抑郁自评量表(SDS)”评分下降了25%(未发表数据)。其中,一位29岁的女性患者(因囤积衣物导致卧室无法正常使用)在干预后表示:“以前我觉得整理房间是一件可怕的事,但现在我会先点燃‘安心香’(檀香 + 迷迭香 + 乳香),闻着熟悉的香气,我慢慢敢去碰那些旧衣服了,甚至能主动扔掉一些根本不会再穿的裙子。” 尽管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,但这些案例已初步显示,高端合香定制作为一种“补充疗法”,能有效辅助改善囤积障碍患者的情绪状态,提升其对治疗的依从性。
结语:以香为媒,开启囤积障碍的“情绪康复”之路
囤积障碍并非“不治之症”,而是“情绪需要被看见”的信号。高端合香定制的价值,在于它不仅是一种“香品”,更是一种“情绪对话的工具”——通过精准适配的香气,帮助患者重新建立“情绪 – 行为”的正向链接,逐步摆脱对物品的依赖。正如一位合香师所说:“好的合香,不是‘改变’患者,而是‘陪伴’患者,让他们在香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‘安全感’。” 对于囤积障碍患者而言,合香定制或许不是“特效药”,但它无疑是一把“钥匙”——一把打开情绪枷锁、重新拥抱生活的钥匙。而对于传统香文化而言,这也是一次“古为今用”的创新:当千年香韵与现代心理治疗相遇,或许能碰撞出更多“治愈的可能”。
参考资料
–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.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(第五版)[M]. 2013.
– 《中药大辞典》编辑委员会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 1997.
–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. 囤积障碍的情绪调节缺陷与干预策略[J]. 2021.
– Culture & Psychotherapy. 传统仪式活动对心理韧性的提升作用[J]. 2020.
– 周嘉胄. 香乘[M]. 中华书局, 2019.
– 某中医心理门诊. 合香定制辅助治疗囤积障碍小样本研究[未发表数据]. 2022.
【原创不易】转载交流请联系合香学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