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在新疆的古尔邦节羊脂飘香的院落里,在那吾鲁孜节春麦初萌的田埂边,在肉孜节开斋饭的热馕炉旁,除了美食与歌舞,还有一缕若隐若现的香气,悄悄串起了千年的时光——那是新疆人刻在节日里的「香密码」。今天,我们就跟着几位与新疆结缘的名人故事,解开这缕香背后的文化基因。
一、丝路香脉:新疆节日用香的「先天优势」
要讲新疆节日的香事,得先把时间拨回2000多年前的张骞凿空西域。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,新疆不仅是东西方货物的中转站,更是香料的「超级市场」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记载,当时于阗(今和田)、龟兹(今库车)等地已出现「胡香贸易」,乳香、没药、安息香从波斯经喀什噶尔传入,本土的沙枣花香、薰衣草香则顺着商队飘向长安。
这种地理优势,让新疆的节日用香从一开始就带着「多元混血」的特质。比如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,既有来自波斯的熏香习俗(用铜香炉焚烧干松枝、杜松),又融入了中原的「香佩」文化(妇女会在节日佩戴用艾蒿、薄荷缝制的香包);哈萨克族的那吾鲁孜节,除了用马奶酒祭天,还要在毡房里撒上晒干的野薄荷,据说能「驱走冬天的晦气」。
二、节日用香里的「名人手札」
1. 纪晓岚:用「香」记录边疆的「烟火气」
清代学者纪昀(纪晓岚)因获罪被贬新疆两年,这段经历被他写进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。在书中,他特别记录了乌鲁木齐一带的「秋社香事」——每年秋分前后,当地百姓会用红柳枝扎成「香塔」,上面插满晒干的沙枣花、野菊花,再淋上少量酥油点燃。纪昀在笔记中写道:「烟缕盘空作吉祥云,老稚环拜,谓可祈岁稔。」这种用本土植物制香的习俗,既体现了新疆人对自然的敬畏,也暗合了「就地取材」的实用智慧。
更有意思的是,纪昀发现当地官员在节庆时会用「合香」讨好他。比如有位伯克(地方首领)曾送他一匣「沙枣蜜香」,配方是沙枣花、蜂蜜、少量龙脑,点燃后「甜而不腻,如闻故乡槐花香」。这让纪昀感慨:「边疆虽远,香事不疏,此亦文化交融之证也。」
2. 王洛宾:用「香」唤醒民歌的「灵魂」
「在那遥远的地方,有位好姑娘……」西部歌王王洛宾在新疆生活了37年,他的创作不仅记录了民歌,更记录了民歌背后的生活细节。据王洛宾的弟子回忆,老人常说:「要唱好维吾尔族的《十二木卡姆》,得先闻闻他们节日里的香气。」
在记录喀什古尔邦节的采风笔记中,王洛宾写道:「节日清晨,每家每户的铜香炉都会飘起杜松与松枝的混合香,这是在迎接祖先的灵魂。主妇们会在香灰里埋几颗葡萄干,等香燃尽,取出烤香的葡萄干分给孩子,说是『祖先的祝福』。」这种将香事与信仰、亲情结合的习俗,成了王洛宾创作时的「灵感催化剂」——他的《阿拉木汗》里「辫子长又长」的姑娘,腰间总挂着一个绣着香包的小锦囊;《达坂城的姑娘》里「马车来的快」的小伙子,身上总带着松枝熏过的羊毛味。
3. 热合曼·艾买提:用「香」守护非遗的「活态传承」
如果说前两位是记录者,那么当代新疆非遗传承人热合曼·艾买提就是「香事的守艺人」。作为和田地区「传统合香制作技艺」的省级传承人,热合曼的家族从清代起就为当地巴依(富商)定制节日用香。他常说:「节日的香不是随便烧的,得按节气、按家族辈分调。比如肉孜节开斋前,要烧『清润香』(主原料是薄荷、留兰香),帮人解腻;古尔邦节宰牲后,要烧『净秽香』(主原料是杜松、艾草),去除血腥气。」
热合曼的工作室里,至今保留着一本祖传的《香谱》,上面用维吾尔文和汉文混杂记录着23种节日香方。其中最珍贵的是「那吾鲁孜迎春香」:「野薄荷三钱,沙枣花二钱,马奶酒浸一夜,阴干后与春麦秆同焚,闻之如见草芽破土。」他告诉我们,现在很多年轻人会找他「定制节日香」——比如在婚礼上烧「玫瑰蜜香」(融合和田玫瑰与蜂蜜),在孩子成年礼上烧「胡杨木香」(用胡杨树脂制成),「传统不是老古董,是能跟着日子变新的香。」
三、从历史到现在:新疆节日用香的「现代打开方式」
1. 定制「节日专属香」
参考热合曼传承人的经验,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节日的需求调香:比如春节想沾点新疆的热烈,可以用「沙枣花+孜然」(甜香中带点辛香,像极了烤包子的味道);中秋想感受边塞的辽阔,可以用「薰衣草+松针」(清新中带着草木的坚韧)。
2. 手作「香包/香珠」
新疆的节日香包讲究「实用+美观」,传统会用棉麻包裹艾蒿、薄荷,现在可以升级为丝绸刺绣,加入薰衣草、迷迭香等更温和的香料。如果喜欢佩戴,还能定制「香珠手串」——用和田玉或戈壁玉做珠子,中间镂空填入新疆本地香料,既有文化感又能随时闻香。
3. 体验「熏香仪式」
新疆的熏香不是简单点香,而是一种「与自然对话」的仪式。比如那吾鲁孜节的「春香」要在日出前点燃,让香气随着晨雾飘向田野;肉孜节的「净香」要在开斋饭前半小时烧,让香气「打扫」房屋的浊气。这些仪式感,恰恰是现代生活最缺少的「治愈力」。
结语:一缕香,串起千年的「人间情」
从纪昀笔下的沙枣蜜香,到王洛宾歌里的杜松青烟,再到热合曼手中的非遗香方,新疆节日里的香气从来不是「虚无的味道」,而是祖先传给子孙的「情感密码」——它藏着对丰收的期待,对团圆的珍视,对自然的敬畏。
如果你也想让生活多一点「有故事的香气」,不妨试试定制一款「新疆节日主题香」,让那缕穿越千年的烟火气,住进你的日常。毕竟,最好的香,从来不是飘在天上的,而是落在生活里的。
【原创不易】转载交流请联系合香学社
参考资料
《新疆民俗文化概论》(新疆人民出版社)
《丝绸之路与香料贸易》(商务印书馆)
《阅微草堂笔记·乌鲁木齐杂记》(纪昀)
《王洛宾音乐笔记》(新疆艺术学院藏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