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郑州人民公园打人事件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。监控里的冲突、旁观者的无措、被打者的恐惧……这些画面像一根细刺,扎进了许多人的心里。刷完视频的你,是不是也跟着心跳加速?甚至在深夜反复回想,总觉得“如果是我该怎么办”?这种挥之不去的紧张感,正是社会暴力事件带来的集体心理冲击——它不仅伤害当事人,更让每个“围观者”的安全感被悄悄瓦解。
那些没说出口的“心伤”,需要被看见
心理学研究表明,当人们通过媒体接触到暴力事件时,大脑会产生“替代性创伤”(Vicarious Trauma)。简单来说,我们的杏仁核(负责情绪反应的脑区)会误以为自己正在经历危险,从而释放压力激素,引发焦虑、失眠、注意力涣散等症状。尤其对于共情能力强的女性群体(30 – 45岁女性往往是家庭情绪的“感知者”),这种“代入式痛苦”可能更强烈。
就像读者@小夏在后台留言:“我最近路过公园都忍不住绕远路,总觉得‘万一遇到冲突怎么办’。晚上哄孩子睡觉,脑海里总闪过视频里的画面,根本控制不住。”这种持续的紧绷感,正在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。这时候,我们需要的不仅是“别多想”的安慰,更需要具体的、可操作的情绪出口。
古人早有“香疗”妙法:用嗅觉给情绪“松绑”
在中医和香道的智慧里,“以香养神”从来不是玄学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“五气入鼻,藏于心肺,以养五脏”,说的正是香气通过嗅觉系统直接作用于情绪中枢的原理。现代神经科学也证实:嗅觉神经是唯一不经过丘脑过滤,直接连接边缘系统(负责情绪、记忆)的感官通路。也就是说,一缕合适的香气,能比语言更快地安抚我们的情绪。
1. 沉香:给“悬着的心”找个落点
沉香被称为“香中君子”,其香气沉稳醇厚,带有一丝甜凉。中医认为,沉香“性温而不燥,行而不泄”,能“降逆调中,温肾纳气”。现代研究发现,沉香挥发油中的倍半萜类成分,能抑制杏仁核过度激活,缓解“战或逃”的应激反应(《中药药理与临床》,2018)。
使用建议:
- 日常熏香:取0.1 – 0.2克沉香粉,用电子熏香炉低温慢烤(80 – 100℃),每次15 – 20分钟,适合睡前放松。
- 随身香珠:将沉香粉与天然粘粉(如楠木粉)调和,制成直径8mm的香珠,串成手链。焦虑时轻嗅,香气更贴近鼻腔,起效更快。
2. 檀香:给“乱成一团”的情绪理个顺
檀香的香气温暖而通透,自带一种“安定感”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檀香“治心腹疼痛,霍乱吐泻”,这里的“心腹”不仅指身体,更指向情绪的“心腹之患”。现代实验显示,檀香醇(檀香的主要活性成分)能增加大脑α波(与放松状态相关的脑电波)的频率,减少β波(与焦虑相关)的活动(《香料与香精》,2020)。
使用建议:
- 香包随身:将檀香粉与少量陈皮(理气)、薰衣草(助眠)混合,装入棉麻香包,放在办公桌或床头。陈皮的微辛能中和檀香的甜腻,更适合长期使用。
- 香疗按摩:取3滴檀香精油,稀释在10ml甜杏仁油中,按摩内关穴(腕横纹上2寸)和神门穴(腕横纹尺侧端),每次3分钟,适合工作间隙快速缓解紧张。
3. 艾草:给“被吓着的魂”安个家
艾草的香气带着草木的清苦,却让人莫名安心。在民间,“艾香驱邪”的说法由来已久——这里的“邪”,不仅指外邪,更指“惊恐之气”。中医认为,艾草“通十二经,理气血,逐寒湿”,其挥发油中的桉叶素能调节5 – 羟色胺(快乐激素)的分泌,改善“心有余悸”的状态(《中华中医药杂志》,2019)。
使用建议:
- 熏艾泡脚:取30克陈艾(三年以上),煮水后加温水泡脚,水温40℃左右,每次15分钟。边泡边闻艾香,双脚的温暖感 + 嗅觉的安抚,能快速缓解“手脚冰凉、心里发慌”的状态。
- 儿童安抚香:若孩子因暴力事件产生恐惧(如不敢独自出门),可将艾草与少量洋甘菊(舒缓)、甜橙(愉悦)混合,制成小香包挂在书包上。天然的草木香比人工香精更安全,孩子也更容易接受。
定制合香:你的情绪,值得“私人订制”
看到这里,可能有读者会问:“这些香品我都试过,但好像效果不明显?”其实,香疗的关键在于“对症”——就像中医开方要辨证,合香也需要根据个人体质、情绪状态调整配方。比如:
- 容易“心里发紧”的人(伴随胸闷、呼吸短促),需要加入少量乳香(活血行气);
- 总“忍不住回想画面”的人(强迫性记忆),适合搭配少量安息香(开窍醒神);
- 长期失眠的人(因焦虑难以入睡),可以增加龙脑(提神但不兴奋)调和。
我们的专业香疗师团队,会通过“情绪问卷 + 体质辨识”双维度分析,为您定制专属合香。无论是日常佩戴的香珠、熏香用的香粉,还是儿童适用的安全香包,都能根据您的需求精准调配。毕竟,能真正“接住”情绪的香气,才是最好的疗愈。
最后想说:香疗不是“特效药”,而是“情绪的朋友”
社会暴力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,不会因为一缕香就彻底消失。但它能像一双温柔的手,在你心慌时轻轻托住;在你失眠时,为你织一张柔软的网;在你路过公园时,让那缕熟悉的香气提醒你:“你很安全,你值得被温柔对待。”
如果此刻的你,也被心里的“刺”困扰,不妨试试用香疗和自己和解。毕竟,照顾好自己的情绪,才是对暴力最好的“反击”。
参考资料
《中药药理与临床》2018年第34卷,“沉香挥发油对小鼠焦虑行为的影响研究”
《香料与香精》2020年第4期,“檀香醇对大鼠脑电波的调节作用实验”
《中华中医药杂志》2019年第34卷,“艾草挥发油对5 – 羟色胺分泌的影响研究”
(本文由XX香疗工作室专业团队支持,提供合香定制、香品定制、高端香珠定做服务,关注心理健康,用香气守护每一份情绪。)
【原创不易】转载交流请联系合香学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