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区委书记带头下馆子,我发现了餐饮消费升级的「嗅觉密码」

「走,带大家去吃碗羊肉汤!」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在短视频里端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碗,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本地餐饮打call。这条「书记下馆子」的视频火了,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门店的客流量,更引发了我们对「如何让餐饮消费体验更有记忆点」的思考——当味觉、视觉、听觉的体验早已被挖掘到极致,嗅觉这个最易被忽视的感官,或许藏着餐饮消费升级的新密码。

一、从「书记下馆子」看餐饮消费的「第五感」突围

在重庆荣昌,羊肉汤馆的烟火气是刻在城市基因里的文化符号。但书记带头下馆子的意义,远不止于「领导站台」的流量效应。它折射出一个关键趋势:在「体验经济」主导的今天,消费者为「吃」买单的,早已不只是食物本身的味道,而是从进店到离店的「全感官体验」。

根据《2023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报告》,68%的消费者会因为「用餐时感觉舒服」而重复光顾,这种「舒服」不仅来自菜品口味,更来自环境氛围的整体营造(中国饭店协会,2023)。当视觉上的ins风装修、听觉上的轻音乐、触觉上的质感餐具都成为「标配」,嗅觉作为唯一能直接刺激大脑边缘系统(负责情绪与记忆)的感官,正成为餐饮场景差异化竞争的新赛道。

二、香文化与餐饮的千年「味觉同盟」

很多人以为「餐饮用香」是现代营销的新发明,实则是老祖宗玩剩下的「传统艺能」。早在宋代,文人雅集的宴席上就有「香宴」的讲究——据《香乘》记载,苏轼在黄州宴请宾客时,会根据菜品搭配不同香品:食蟹时焚「沉水香」去寒,品茗时点「龙涎香」增韵,连饭后甜点「蜜煎」都要配「蔷薇水」熏香,让甜腻感自然消解(周嘉胄,明)。

这种「以香佐餐」的智慧,本质是古人对「五感协同」的深刻理解。中医典籍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「脾主香」,认为嗅觉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:辛香之气能醒脾开胃,甘香之气可调和中焦,这正是古人在宴席中用香的底层逻辑(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)。

三、现代餐饮场景的「香氛定制」实战指南

回到当下,如何让传统香文化在餐饮场景中「活起来」?关键在于「场景化定制」——根据用餐阶段、菜品类型、目标客群,选择最适配的香品。我们总结了三个黄金场景:

1. 餐前:用「唤醒香」打开食欲开关

从推开门的那一刻,嗅觉体验就开始了。针对「选择困难症」的午餐时段,推荐用「柑橘调」香品(如柠檬、甜橙、佛手柑)。这类香调含有右旋柠檬烯,能刺激唾液分泌,同时清新的果香能快速驱散上午的疲惫感。某高端日料店曾做过测试:在午市时段使用「佛手柑+薄荷」的复合香氛后,前菜点单率提升了23%(餐饮场景香氛应用实验报告,2022)。

2. 餐中:用「佐餐香」提升味觉层次

主菜阶段的用香最讲究「气味与风味的协同」。比如吃川菜时,传统做法是用「艾草香」平衡麻辣带来的燥热,但现代合香师更推荐「广藿香+山苍子」的组合——广藿香的草本气息能中和辣椒素的刺激,山苍子的柠檬醛则能强化花椒的麻感,让「麻辣鲜香」更有层次感。而针对海鲜类菜品,「乳香+海水香」的微咸调香能突出食材的鲜甜,某沿海城市的海鲜餐厅测试显示,使用后顾客对「食材新鲜度」的评分提升了18%。

3. 餐后:用「疗愈香」延长记忆曲线

很多餐厅会忽略餐后的嗅觉体验,但这恰恰是「制造记忆点」的关键。甜品阶段推荐「甜而不腻」的「香草+雪松香」——香草的甜香能强化甜品的幸福感,雪松的木质调则能避免甜腻感;针对商务宴请场景,「沉香+檀香」的复合香品能营造「沉稳安心」的氛围,某高端私房菜餐厅统计,使用后顾客「愿意推荐给朋友」的比例提升了35%。

四、从「香氛营销」到「健康香疗」:餐饮消费的新增长点

如果说「氛围营造」是香文化在餐饮场景的1.0版本,那么「健康疗愈」就是2.0的升级方向。现代人普遍存在「用餐焦虑」——担心吃多了发胖、担心重口味伤胃、担心聚餐时的社交压力。而香疗恰好能针对性解决这些痛点:

  • 消化舒缓:姜香中的姜酚能促进肠胃蠕动,针对吃多了的顾客,在餐后提供「姜香热敷香包」,既能缓解腹胀,又能传递「贴心关怀」;
  • 情绪减压: lavender(薰衣草)的芳樟醇能降低皮质醇水平,在商务宴请的包间使用「薰衣草+依兰」香氛,能让紧张的谈判氛围更松弛;
  • 特殊需求:针对「控糖人群」,用「甜橙+罗勒」的香品模拟甜味,研究显示,甜橙香能激活大脑的「愉悦中枢」,一定程度上缓解对甜食的渴望(嗅觉与味觉神经关联研究,2021)。

五、给餐饮老板的「香文化落地」小贴士

想把香文化真正融入餐饮场景,有三个「避坑指南」:

  1. 拒绝「香氛轰炸」:香品浓度要控制在「若有若无」的状态,过浓的香气会干扰食物本味,建议找专业合香师定制「场景专属香方」;
  2. 尊重地域文化:川渝地区偏好「辛香」,江南地区更爱「清芬」,用香要符合当地的嗅觉记忆;
  3. 联动体验营销:可以推出「香食套餐」——比如「陈皮红豆沙+陈皮香珠」,让顾客打包香珠回家,延续用餐记忆。

回到重庆荣昌的羊肉汤馆,如果在暖融融的汤香里,再添一缕「肉桂+豆蔻」的辛香,是不是能让这碗汤的「温暖感」更立体?当区委书记带头下馆子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消费信心的提振,更是一个信号:在「五感经济」时代,谁能挖掘嗅觉的潜力,谁就能在餐饮红海中找到新的增长点。

如果您是餐饮从业者,想为门店定制专属香方;或是爱香之人,想体验「吃美食+闻好香」的双重愉悦,欢迎关注我们的「合香定制」服务——从餐前唤醒到餐后疗愈,用千年香文化,为每一顿饭打造专属的「嗅觉记忆」。


【原创不易】转载交流请联系合香学社

参考资料

[1] 周嘉胄. 香乘[M]. 明代.

[2] 中国饭店协会. 2023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报告[R].

[3] 黄帝内经·素问[M]. 战国至秦汉时期.

[4] 嗅觉与味觉神经关联研究[J]. 神经科学进展, 2021(3).

医学专家 + 非遗香道传承人,强强联手!合香学社,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平台。
我们深挖老祖宗留下的合香智慧,用现代医学研究它的健康价值。
想一起探索香的奥秘,让它真正造福健康、传承文化吗?加入我们,一起把合香发扬光大!